摘要:根據歐睿咨詢報告,按2020年餐廳數目計,譚仔為香港亞洲粉面專門店的第1位,占市場份額六成
圖片來源:譚仔云南米線官網
在中國香港,譚仔米線也許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米線店。每到早晚用餐高峰時段,操著半生粵語的服務員阿姐飛速穿梭在塞滿食客的店鋪中,年齡身份各異的客人拼桌用餐,熟練地選擇魚蛋等五花八門的配菜與米線搭配,不時有人被特辣湯底刺激到發出“嘶嘶”聲。這樣的場景幾乎每隔幾條街都能看到。
現在,香港人就要把譚仔米線吃上市。9月13日,港交所披露,譚仔國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最快于下周招股,國泰君安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譚仔國際是中國香港連鎖快餐品牌“譚仔云南米線”及“譚仔三哥米線”的運營商,這兩個品牌均源自1996年在深水埗創立的譚仔米線店。2008年,譚氏家族因經營理念分歧,拆分為如今的兩個品牌,2017年均被日本丸龜制面母公司東利多斥資11.1億港元收購。
圖片截自招股書
招股書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的財政年度,譚仔分別錄得收益15.56億港元、16.91億港元及17.94億港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4%。同期三年溢利分別為1.97億港元、1.9億港元及2.87億港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0.7%。
于最后可行日期,譚仔國際共經營156間餐廳,包括覆蓋港九新界18區的76間譚仔餐廳及74間三哥餐廳、深圳的3間譚仔餐廳及新加坡的3間三哥餐廳。根據市場調研及咨詢機構歐睿國際報告,按2020年餐廳數目計,譚仔為香港亞洲粉面專門店的第1位,占市場份額六成。
譚仔能在香港粉面界稱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對米線的創新與本土化融合。
譚氏家族祖籍湖南,于上世紀60年代赴港,或許是受此影響,譚仔在香港首創了車仔面式麻辣米線的吃法,即融合了云南米線、四川麻辣口味、以及港式車仔面式添加多種配料的烹煮方式。此外還提供如“土匪雞翼”等在當地頗具特色的小食,后因獲得美食家蔡瀾在專欄內推薦,迅速走紅。
圖片來源:譚仔云南米線官網
為適應本地香港人清淡卻想尋求刺激的口味,譚仔根據自制配方調制出多種辛辣湯底,包括麻辣、酸辣、煳辣等口味,也提供不辣的選項。一個標志性的特色是,譚仔會讓顧客按照自己的喜好從10級辛辣程度中做出選擇,這個舉措如近已成為香港同類餐飲的標配。
頗具特色的口味,配合快餐店式經營手法,不到50港元的客單價,以及譚仔多聘請云貴川赴港新移民服務員阿姐造就的獨特品牌風格和良好服務態度,讓譚仔迅速在香港粉面市場嶄露頭角。
另一方面,從早期便踐行的高度標準化及可擴張的運營模式,是譚仔在一眾粉面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功規模化、品牌化的重要原因。
早在2009年,譚仔云南米線開始推行五常法管理系統,即維持品質環境的一種低成本管理方法,在當時是香港第一家推行這種方法的粉面店,后期,譚仔還開始了中央廚房建設。目前,除了新開店的新加坡和深圳采用第三方采購代加工的模式外,香港地區均由中央廚房進行集中采購和生產,再將半成品分配至各家門店。
在這樣的高標準化操作下,譚仔的純利率在2019-2021年度分別為12.7%、11.3%及16%,這在香港連鎖快餐品牌當中屬于高水平。
不過香港市場容量畢竟有限,在整體營收逐漸穩定、本土開店愈發趨于飽和的情況下,謀求香港以外的擴張是譚仔未來的經營重點。
招股書顯示,本次譚仔國際上市籌資額預計將用于擴大香港、內地、新加坡、日本及澳洲餐廳網絡和中央廚房。計劃于2024年3月31日之前分別在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日本及澳洲開設約44間、55間、24間、25間及15間新餐廳。
今年4月,譚仔在深圳開出了第一家分店,當天排號超1300位,至今其深圳門店數已達3家。進入內地市場的譚仔延續了在香港的運營模式,菜品無太大變化之余,客單價也定位在54元左右,在高峰期也會讓客人拼桌用餐,頗有港人試圖榨干每一桌價值的風格。
但在競爭激烈、風格各異的內地粉面市場,譚仔能否憑借港式云南米線的產品特色,以及高度標準化及可擴張的運營模式殺出一條血路仍是未知。此前,在2013年前后,譚仔三哥米線曾在上海開展分店,最后卻以結業收場。
此外,粉面賽道上的競爭對手們已經規模龐大、彈藥充足。
“和府撈面”不久前宣布完成近8億元E輪融資,開出300多家門店;“趣小面”已經悄悄在14個城市開了64家店鋪;“遇見小面”至今融資近5億元人民幣,開出近100家門店。在2021年,“資本搶吃蘭州拉面”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而此時才剛剛入場的譚仔米線能走多遠有待觀察。
1
版權所有: 品牌總網 閩ICP備16034782號-1 本網站法律顧問:鄭明漢 律師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線客服:
加盟商在線QQ:
Email:qy@PPzw.com